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危废金属资源化正成为危废行业绿色转型的核心战场。通过提炼危废中的有色金属与稀贵金属,行业不仅实现了“变废为宝”,更实现了以再生金属替代高碳排放的原生金属生产,实现碳减排。
数据显示,每吨再生铜的碳排放量仅为原生铜的32%,减排效益显著。而在这场产业升级中,行业领军企业正以百亿级营收规模与差异化技术路线,构筑起鼎立之势。
本文选取浙富控股、高能环境、飞南资源作为领军企业代表,通过对三家企业的营收对比、产量排名、技术路径解析,揭示危废资源化赛道的核心竞争逻辑。
何为危废金属资源化?
目前我国危废处理方式主要包括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两种。无害化处置指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减少或消除危险废物对环境或人体危害性的处理方式。而针对回收利用价值较高的危险废物,在无害化处置同时可进一步回收其中的有价资源,实现危废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处置方式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所以危废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危废处置利用行业倡导先行的处置方式。
危废金属资源化为典型的“转废为宝”固废资源化利用,危废原料主要为含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的危险废物(如有色金属冶炼厂产生的烟道收尘灰、电镀污泥等)和一般工业固废,经过脱水、浓缩、熔炼、提纯等工序后,提炼其中的金属,形成如冰 铜、粗铜、粗铅、冰镍等合金产品(包含计价贵金属),部分合金产品如粗铜、粗铅等可进一步提取形成电解铜、电解铅、金锭、银锭、精铋、锑等金属产品,提炼过程中生成的造渣副产品出售用于建筑材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危废金属资源化能够有效实现降碳吗?
答案是肯定的,危废金属资源化生产大量再生金属,碳排放远低于原生金属生产,是“减污、降碳、扩绿、增长”的典型体现。
2000-2015年,中国铜工业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显示,1吨原生铜的生产加工需要经过采选、冶炼精炼、深加工三个阶段,分别产生 2.12吨、1.98吨和 0.56吨二氧化碳;而再生铜每吨只排放 1.13 吨二氧化碳,只占原生铜的32%,每生产1吨再生铜可以少排放3.5吨CO2;如果涉及到加工程序更复杂的金、银、稀贵金属,与原生金属相比会实现更多碳减排,危废金属资源化是重要的降碳手段和领域。
从再生金属视角,解析三家危废金属资源化企业路径
从相关危废牌照规模、工厂数量、资产、营收、利润、技术与研发等方面比较,浙富控股(以下简称“浙富”)、高能环境(以下简称“高能”)、飞南资源(以下简称“飞南”)是国内危废金属资源化领域当之无愧的三大领军企业,这也是本文选取三家企业作为样本的原因。
三家公司皆为主板上市企业,本文所有经营数据均来源于2025年三家公司公开披露的《2024年年报》。
1.危废金属资源化营收比较
危废金属资源化业务的主要营收来自于再生金属销售,少量来自于危废处置费(对于资源性较弱危废)。
表1 危废金属资源化营收比较
(备注:高能环境111.37亿元中未剔除非金属固废资源化业务贡献)
三家危废金属资源化营收均超百亿,营收排名为:浙富控股、飞南资源、高能环境。
2.再生金属产量比较
表2 再生金属产量比较表
备注:高能再生镍产品为镍合金及镍制品
3. 再生金属产出种类比较
表3 再生金属产出种类比较表
飞南再生金属产出种类最多,达到18种。
其次为浙富,为14种。
表4.单项再生金属产量排名
(备注:高能环境再生镍产品为镍合金及镍制品,按镍金属吨计算为最大。)
表5 每家排名第一的再生金属
总结
(1)三家企业2024年的数据显示,浙富再生铜和铑产量排名第一;
(2)高能再生镍、铅、铋、锑、金、银、钯、铂产量排名第一,高能在铅铋镍和稀贵金属领域产量具有优势;
(3)飞南再生锌、锡、钌、铱、铟、钴、硒、碲产量排名第一,飞南在锌、锡领域有优势。
在危废金属资源化再生金属领域,三家企业各有特色和优势领域,竞争业态多姿精彩。
我们也衷心祝愿2025年三家企业在危废金属资源化和再生金属领域有更上乘表现!引领行业不断发展。
编辑:李丹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危废金属资源化正成为危废行业绿色转型的核心战场。通过提炼危废中的有色金属与稀贵金属,行业不仅实现了“变废为宝”,更实现了以再生金属替代高碳排放的原生金属生产,实现碳减排。
数据显示,每吨再生铜的碳排放量仅为原生铜的32%,减排效益显著。而在这场产业升级中,行业领军企业正以百亿级营收规模与差异化技术路线,构筑起鼎立之势。
本文选取浙富控股、高能环境、飞南资源作为领军企业代表,通过对三家企业的营收对比、产量排名、技术路径解析,揭示危废资源化赛道的核心竞争逻辑。
何为危废金属资源化?
目前我国危废处理方式主要包括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两种。无害化处置指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减少或消除危险废物对环境或人体危害性的处理方式。而针对回收利用价值较高的危险废物,在无害化处置同时可进一步回收其中的有价资源,实现危废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处置方式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所以危废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危废处置利用行业倡导先行的处置方式。
危废金属资源化为典型的“转废为宝”固废资源化利用,危废原料主要为含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的危险废物(如有色金属冶炼厂产生的烟道收尘灰、电镀污泥等)和一般工业固废,经过脱水、浓缩、熔炼、提纯等工序后,提炼其中的金属,形成如冰 铜、粗铜、粗铅、冰镍等合金产品(包含计价贵金属),部分合金产品如粗铜、粗铅等可进一步提取形成电解铜、电解铅、金锭、银锭、精铋、锑等金属产品,提炼过程中生成的造渣副产品出售用于建筑材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危废金属资源化能够有效实现降碳吗?
答案是肯定的,危废金属资源化生产大量再生金属,碳排放远低于原生金属生产,是“减污、降碳、扩绿、增长”的典型体现。
2000-2015年,中国铜工业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显示,1吨原生铜的生产加工需要经过采选、冶炼精炼、深加工三个阶段,分别产生 2.12吨、1.98吨和 0.56吨二氧化碳;而再生铜每吨只排放 1.13 吨二氧化碳,只占原生铜的32%,每生产1吨再生铜可以少排放3.5吨CO2;如果涉及到加工程序更复杂的金、银、稀贵金属,与原生金属相比会实现更多碳减排,危废金属资源化是重要的降碳手段和领域。
从再生金属视角,解析三家危废金属资源化企业路径
从相关危废牌照规模、工厂数量、资产、营收、利润、技术与研发等方面比较,浙富控股(以下简称“浙富”)、高能环境(以下简称“高能”)、飞南资源(以下简称“飞南”)是国内危废金属资源化领域当之无愧的三大领军企业,这也是本文选取三家企业作为样本的原因。
三家公司皆为主板上市企业,本文所有经营数据均来源于2025年三家公司公开披露的《2024年年报》。
1.危废金属资源化营收比较
危废金属资源化业务的主要营收来自于再生金属销售,少量来自于危废处置费(对于资源性较弱危废)。
表1 危废金属资源化营收比较
(备注:高能环境111.37亿元中未剔除非金属固废资源化业务贡献)
三家危废金属资源化营收均超百亿,营收排名为:浙富控股、飞南资源、高能环境。
2.再生金属产量比较
表2 再生金属产量比较表
备注:高能再生镍产品为镍合金及镍制品
3. 再生金属产出种类比较
表3 再生金属产出种类比较表
飞南再生金属产出种类最多,达到18种。
其次为浙富,为14种。
表4.单项再生金属产量排名
(备注:高能环境再生镍产品为镍合金及镍制品,按镍金属吨计算为最大。)
表5 每家排名第一的再生金属
总结
(1)三家企业2024年的数据显示,浙富再生铜和铑产量排名第一;
(2)高能再生镍、铅、铋、锑、金、银、钯、铂产量排名第一,高能在铅铋镍和稀贵金属领域产量具有优势;
(3)飞南再生锌、锡、钌、铱、铟、钴、硒、碲产量排名第一,飞南在锌、锡领域有优势。
在危废金属资源化再生金属领域,三家企业各有特色和优势领域,竞争业态多姿精彩。
我们也衷心祝愿2025年三家企业在危废金属资源化和再生金属领域有更上乘表现!引领行业不断发展。
编辑:李丹